第242章 收买人心?假小人,真君子_大秦逮捕方士,关我炼气士什么事
笔趣阁 > 大秦逮捕方士,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> 第242章 收买人心?假小人,真君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42章 收买人心?假小人,真君子

  大秦逮捕方士,关我炼气士什么事正文卷第242章收买人心?假小人,真君子李渊最终听从了众多臣子的建议。

  当然,他也可以选择拒绝,但拒绝的下场是什么……李渊心中大概率是清楚的。

  于是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从东上阁门出来宣布敕令,骚乱逐渐平息下来,反抗在敕令之下终于消散。

  已经迈出第一步之后的李渊也放飞自我了,干脆主动了起来。

  李渊随即又让黄门侍郎裴寂前往东宫,令其开导安抚李建成麾下的诸多将士。

  如果没有李渊的命令,难保这些将士们不会拼死反击。

  他们都是李建成的部下,很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李世民所清算。

  如果没有李世民的安抚,这些人必定会抱着必死的信念反击,这必将给李世民带来极大的困扰。

  现在对李世民而言,最重要的自然就是稳定,只要局势稳定下来,没有什么是不能妥协的。

  等到他的位置确定下来,之后再去慢慢清算那些制造不稳定的因素也是完全可以的。

  有了李渊的担保,李建成的部下心中安定了许多,于是众多将士们便纷纷弃职而散。

  终于,一切似乎尘埃落定,李渊也在事变开始的八个时辰之后,再次见到了李世民。

  虽然仅仅只是过去了一日,但李渊却仿佛觉得已经过去许久许久。

  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。

  这几日以来的变化,让李渊觉得自己的这个儿子有些陌生。

  看着李世民,李渊的嘴唇嗫嚅着,缓缓的开口道:“近些日子以来,我几乎有了投杼之惑。”

  投杼,即谣言的意思,来自于梁书,所谓投杼之惑,说的就是几乎要相信外人对自己孩子的中伤的意思。

  李世民当即跪了下来,伏在李渊的胸前,号啕大哭良久。

  这幅场面,让一直观看着事情发展的秦天都有些忍不住了。

  别误会,他不是因为这父子二人情深而感动,而是因为这两个人的表演实在是太过令人作呕了。

  关于这一点,就连鼻涕宋的司马光都看不下去了。

  关于这一段的历史,资治通鉴之中是这么记载的:上乃召世民,抚之曰:“近日以来,几有投杼之惑。”世民跪而吮上乳,号恸久之。

  最有意思的就是最后一句话:世民跪而吮上乳,号恸久之。

  李世民跪下来吮吸父亲的那什么,一边吸一边哭。

  这其实就是在表明作者对当时二人表演的作呕,只是没想到这种艺术夸张性的写法被某些后人当成了事实。

  莫说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这段记载,司马光是如何言之凿凿的仿佛自己当初就在现场一般,写的这么详细。

  所谓“跪而吮上乳”其实形容的便是李世民扑倒李渊的怀中的意思。

  而秦天看到的也正是这般景象。

  李渊一见到李世民便开始流泪,说自己几乎听信了外面的谣言,以为你真的要做奸犯科了呢。

  说着还抹了几滴眼泪出来。

  李渊其实明白自己的权利已经被李世民夺走了。

  所以他现在其实是相当于是直接服软了。

  “行了,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了,我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,尘埃落定了,啥也别说,就这吧。”

  话里话外,李渊就是这么一个意思。

  李世民一看,那不行,看着好像你退了一步,但眼下这般情况,不是显得是我逼着你低头么?

  那我成啥了?岂不是大不孝?

  李世民当即也反应过来了,直接扑倒父亲怀里嚎啕大哭。

  他也服软了。

  李世民的意思很简单,伱我各退一步,你好我好大家好。

  其实真要说,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扑进五十岁的父亲的怀中嚎啕大哭,也不是不能理解。

  关键是当下这幅场景实在是有些太过……不要脸了。

  这俩人搁这装什么父子情深呢?

  是个人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。

  李世民刚刚弄死了自己的手足兄弟,李渊刚刚挂了儿子,不情不愿的交出了自己手中的权利。

  现在两个人演父子情深,实在是有些太过不堪入目了一些。

  但没办法,老大都开始表演了,其他人总不能没有表示吧?

  周围的人也顿时开始纷纷跪地大哭起来。

  秦天实在是看不下去眼下这番场景了,收回了自己的神识。

  长安城的戒严维持了足足三天。

  不得不说,虽然李世民干的不叫人事,但他治理国家还是颇有一番手腕的。

  仅仅只花了三天的时间,长安城便恢复了之前的状态。

  这场政变城中的百姓几乎没受到什么影响,除了几个倒霉蛋被卷入其中之外,竟是无一人伤亡,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了。

  六月初八,朝中便传来消息,李世民成为太子,管理朝中大小事务。

  不管他本意如此也好,还是为了表演出一副勤政为民的样子也罢,总之,李世民在即位之后做了许多有利百姓的事情。

  成为太子之后李世民做了什么。

  六月初八成为太子,之后李世民便放掉了宫廷花园中所豢养的各种鹰犬,以及奇珍异兽。

  而且他还宣布停止收取各方所进贡的奇珍异宝。

  最关键的是,李世民提出了之后大唐的治政观念:崇尚简要严肃,于是文武百官,天下人大喜。

  做完这些之后,李世民一刻也没停歇,接着又命令百官各个呈上封章奏事,内容主要便是让各官员详细陈述安定人心治国的关键。

  新官上任三把火,李世民成为太子之后的前两把火烧的都很旺。

  短短五天之后,他又做出了另外一个让所有人惊讶,甚至是历朝历代都十分罕见的决定!

  成为太子之后的第五天,也就是六月十三日。

  李世民发布命令命令道:“依礼,二名不偏讳。近代已来,两字兼避,废阙已多,率意而行,有违经典。

  “其官号、人名、公私文籍,有‘世民‘两字不连续者,并不须讳。“

  意思简单明了,看上去只是说不需要避讳皇帝的名字,其实就是在宣布自己宽容大度,虚心接受各方意见!

  你看,我连自己的名字和老爹的名字都不需要天下人避讳了,难道还不足以说明我的宽容大度吗。

  这也是在变相的透露出自己并不在乎天下人对玄武门之变的评价。

  李世民很狂,也很自信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91bqg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91bqg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